400-6889-810
1814109773
首页 > 智慧养老研究院 > 行业专家团

机构养老之我见(一):怎一张“床位”了得?

作者:奚志勇   发布时间:2017-05-04

机构养老,按上海的“养老服务目标”,有3%的老人,能争取到进“机构”养老的床位。北京是4%,因为老龄人口基数很大,尽管相差区区1%,就拿上海来说,上海老年人口将近500万,1%,就意味着5年内多新增5万张养老床位。
养老,靠一张“床位”,就能解决全部?
养老,难道不是一种老年人群,特有的“生活”?
全社会都有这么个基本共识:人到晚年,人人都应该拥有“养老生活”,这是“天赋人权”。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保障。
养老,明明是生活。为什么在考量我们的养老服务体系时,会“导入”“床位”这样一个概念。
根据我的生活经验,社会上使用“床位”这个“概念”,应该是两种地方:
一是医院,二是监狱。 医院使用“床位”,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“你必须进入某种流程,并且严格服从并执行这个流程”。
什么时候,医生来巡诊;什么时候,你必须服药;什么时候,接受检查;甚至什么时候,你必须大小便。或许,这些流程是科学的,是合理的,但一定不按你的“意志来转移”。
监狱,能给你的,一定也是一张“床位”。而且,那扇牢门的钥匙一定不会给你。
那张“床位”,就意味着失去自由、失去“隐私”、失去为人的尊严。
既然“床位”传递了那么多“不堪”的信息。我们就不该把美好的养老生活同“床位”联结在一起。
“床位”的内涵和外延,都不能涵盖养老生活的全部。
老年要的是生活,怎一张床位了得!